时间:2015-12-19
点击:1779
政协洛阳市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民建洛阳市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我市应做好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形成军民融合新格局,抓好经济、国防建设两统一,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强化创新、规划、法治三方面,做到责任、措施、落实三到位,军民共下一盘棋。
一、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及差距
(一)我市军民融合发展概况
近年来,洛阳坚持军民融合发展,通过抓涉军企业规模,抓体制机制创新等方法,培育了双瑞科技集团、中航光电、中航锂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军民融合企业,产品覆盖航空航天、民用船舶、导弹修理等诸多领域。2014年,全市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军民融合特色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2亿元,占全市工业规模以上的8.2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军民两用技术多,不少技术居国内外一流水平。以光电设备及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巡检机器人、钛合金制品、大功率柴油机、轴承等为代表的军民两用技术覆盖范围广,其中光电、锂电和新材料技术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军工基础和科研力量雄厚。洛阳现有30家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军民结合企业数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拥有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洛阳涧西区),军民融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我市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差距
一是上下联动谋发展的机制优势还未有效发挥。近年来,洛阳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军民融合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借助外力方面还有欠缺,与省(部)合作共建的机制优势还未有效发挥,缺少省(部)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支持。
二是超大型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不多。从洛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来看,我市以光电、锂电、新材料、自动化控制、轴承、农机等代表的军工产业技术涉及范围广,但产业规模不大,缺少龙头和主导产品。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品种门类多,主导产品产值少;一般企业多,大型龙头企业少;配套产品多,总装集成产品少。
三是聚集发展效应尚未形成。缺少像西安航天城、航空城,绵阳科技城那样的大规划大布局,还没有建立专业性较强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未能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四是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大市场还在建设中,军转民和民参军激励措施不足,军资与民资、技术与市场等交流对接平台欠缺,制约军工优势的发挥。
二、西安等市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西安、绵阳等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4年绵阳科技城新增军民融合企业总数达到363家,实现军民融合销售收入1550亿元、增长18%。西安军民融合企业达到300余家,实现主营收入1600亿元。
(一)突出政策引领
一是具备国家、省(部)规划部署优势。绵阳作为国家级科技城,成立由国家领导主抓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省级领导小组由历任省长担任,领导小组规格高,绵阳科技城在国家军民融合试点政策方面有优先权。从省级政策层面,2013年,四川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 2009年湖南省经委和省国防科工办联合制定了《湖南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株洲军民融合发展。
二是省(部)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支持。为激发科技城发展活力,省(部)先后下放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三是争取到4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决定,把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并在绵阳科技城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推广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
四是市级层面政策注重潜能释放。近年来,绵阳共制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23项,设立规模近4亿元的资金,支持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开发。正在实施的“涌泉计划”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
(二)突出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军民融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央企总部沟通协调,对接和联谊,争取政策和具体项目的支持。
(三)突出园区集聚发展
园区建设集中度高,西安11大军工集团中有8家在高新区投资布局,高新区拥有各类军转民、民进军企业298家,企业数占全市的65%。绵阳军民融合园区工业集中度超过74%,总产值占绵阳市工业总产值的75%。
(四)突出龙头培育
经过长期的实践,绵阳科技城初步探索出军民融合“四种模式”,即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培育了长虹、九州、利尔化学、九九瑞迪公司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涉军企业和品牌。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参与中航集团旗下民品项目。西安积极推动军工下属企业成为独立法人,使这部分产值纳入市GDP统计。
(五)突出平台搭建
西安建成科技大市场,绵阳建成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军民技术转移中心、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平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和科技文献等资源共享,推动军用技术成果转让。绵阳等地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项目报批绿色通道制度,提高工商税务手续办理、融资贷款、科技成果交易等政府服务效率。
三、对促进洛阳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
国家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将建立国家和各省的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洛阳军工基础和科技力量较为雄厚,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在洛布局、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洛阳应该以国家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为指导,在充分吸收西安、绵阳、株洲三地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龙头、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招才引智、政策激励、形成长效,走突出重点、领先发展的道路。
(一)从组织管理层面,将促军民融合发展纳入市领导常抓的大事
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领导主抓的领导小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给予涉军企业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军分区、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及市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办军民融合协调会,推动全市军民融合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政府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深入涉军企业了解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发展服务计划,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和帮助。国资委要主动联合我市军工单位到企业总部对接,加强与企业总部的常态联系。驻京办要拓展职能,密切与二炮、海军等军事单位的联系,支持涉军企业开拓和保持军工市场。
(二)从政策制度层面,出台一套促进军民融合的政策措施
制订《洛阳市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制度化法制化。参照西安、绵阳、株洲等外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切实出台一套实际、管用、大力度的政策体系,重点围绕我市光电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北斗产业等重要领域;加快建设专业产业园区,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培育龙头骨干军民结合企业,支持重点军民结合项目,加快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伊滨光电产业园建设、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园建设,双瑞科技产业园战略合作项目建设、中航锂电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东风新能源公司纯电动汽车建设等重点项目进行。
设立军民融合激励机制。支持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发民品、军民两用产品,拓展民品业务范围。鼓励民口单位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资产置换、收购等方式对承担军品任务的企业进行重组,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获得军品科研生产许可。
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项先试政策,支持涉军企业创新创业。(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照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允许在5年内分期缴纳。)
(三)从操作运行层面,切实向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转变
建立与省(部)共建谋发展的促进机制。紧紧抓住国家今年将密集出台多项军民融合发展政策的机遇,积极同国家发改、工信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列入国家、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和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先行先试,协调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与央企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重大项目的优先布局。与省(部)联手共建,建成河南省最大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吸引和促使省内甚至国内涉军企业在洛阳地区聚集,形成洼地效应。
培育一批龙头骨干军民结合企业。支持涉军央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外合资合作、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引入,积聚新的军工增量。重点支持725所、中航光电、中航锂电、轴研科技等涉军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军工企业在技术转化及项目合作时成立独立子公司,推动军工下属企业成为独立法人。
支持重点军民结合项目,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洛阳市军民结合重点项目库,鼓励军工科研、生产企业加大民品生产力度,不断提高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重点抓好725钛材料、中航光电光模块、613所巡检机器人、电源智能管理系统等项目做大做强。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积极承接国家下放的军转民项目,推动军工产业升级。
加快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完善军民融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研究成果等需求信息。强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加大科技、金融等现行政策向军民融合企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