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07
点击:5971
市政协议政材料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
现代物流产业是集成了运输配送、装卸、包装、仓储、货代、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也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扩张,使我国物流行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应该看到,物流产业的高增速之下,依然潜藏着诸多问题。
第一,我国物流行业成本高企。根据近期行业发展论坛上披露出的统计数据,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4.8万亿元,对同期GDP占比约为16.1%,而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仅为8%左右——国内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另一面,是行业运营效率低、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应用水平低的不争事实,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行业成本高企。
第二,物流产业软硬件体系落后。硬件方面,我国物流基础建设跟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软件水平,即对硬件的应用和管理能力方面,整体上的滞后甚至更多。与国外先进高效的运输模式、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相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近三十年。
第三,差异化服务和合作模式缺位。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惨烈,根据行业特点或者客户群体不同而应有所区别的物流分层服务状况不佳,这也直接导致物流提供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模式简单化、客户粘性不强,客户体验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
第四,体制机制环境有待创新。当前困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传统准入制度带来行政审批事项繁琐的困境;行业实际监管部门众多,容易出现政策实施差异、监管重复或者监管空缺等的突出问题;创新引导机制较为分散,未成体系化、制度化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流产业也同时步入了一个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发展的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首先,新常态下,我国区域间的生产消费布局正在发生改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带动了大型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效应,这为全国物流资源的重构和布局调整带来了机遇;其次,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大发展,全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加大;第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浪潮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技术应用的多元化、普及化进程,有效推动了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新的物流服务模式纷纷涌现。
二、洛阳市物流发展的环境与战略导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导向性的政策、举措,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等,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文,布置未来重点建设任务、项目和工作要求。
我市也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先后出台了《洛阳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洛阳市服务业的意见》等,基于现代物流业与城市整体发展的这种共生关系、大力倡导发展区域物流产业。在“构筑大交通,发展大物流,促进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下,作出了全局性的规划。洛阳凭借重要的区位优势,不仅在这一机遇中被定位成为地区性交通枢纽、区域物流枢纽和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城市,也在诸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等城市专项发展计划中,收获大物流产业发展的强劲助力。
不过,洛阳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前面所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所限,洛阳物流产业也存在着一些软硬件环境上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此处可以举出一个微观层面的例子:
“尊敬的领导你好!我是洛阳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我公司的产品面向全国销售,主要的渠道是物流公司发货和代收货款,但近两年来物流公司跑路的越来越多(一夜间消失了,商户的货款也随之蒸发了),2015年以来我公司就遇到了两起,作为一个企业也没有时间为几千元的货款去整日的奔波维权,我建议能不能规范物流行业,建立监督机制,用制度让他们不敢跑,不能跑,跑不掉。给洛阳市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吧!期盼有好的政策出台,而不是多个部门的相互推诿,让企业出了问题有解决的地方!”(来源于市政府网站、市长信箱栏目2015年9月10日所提出的一项建议,来自杨颖波,意见编号3150910083720):
这一建议就直接指出了目前区域市场物流产业从业企业存在着规模、资质、信用缺失等的众多问题,以及作为企业方所感知到的职能管理和监督机制的问题(尽管这种感知也可能与客观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区域软环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撑。
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一,优化准入制度、促进市场活力。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物流领域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改革,以此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对涉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确需保留的审批和行政许可,应明确审批流程、条件和时限,形成透明、高效的审批制度。对技术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资质资格审核,可转由行业协会和具有认证资质的社会机构受理。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外,加快机场、多式联运场站、各种货运场站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第二,提升行业监管效率、逐步转变监管方式。加强过程监管,尽快建立监管信息记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和常态监督,以取消资质、经营者禁入等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征信机构、保险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在资质检查、标准实施、经营行为记录、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利用保险费率、贷款利率、对标评估、信用评价等经济杠杆和自律手段,引导行业形成规范有序的良性竞争格局。
第三,创新金融机制、带动企业发展。引导长期资本支持区域物流基建项目、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及股权投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平台,重点发展动产融资等新型工具,利用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交易平台等,发展第三方融资质押平台和创新监管机制,合理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为物流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工具。完善物流保险机制,拓宽物流保险品种,引入无车(船)承运人责任保险等新险种,建立保险费率的杠杆调节机制,带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提供税费减免政策。比照高新产业、技术服务行业的相关政策,在物流行业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及教育培训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物流创新提供合理的税收激励。
第五,不断完善产业创新引导机制并使之制度化。构建地方物流政务信息平台,实现审批许可信息、政策信息、行业统计、监管执法信息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共享,加快形成公平、透明、统一的物流政策服务与管理环境。植根于洛阳区域发展特点,构建立足于多式联运枢纽、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等城市定位的物流发展创新平台,不断探索对外开放与引资合作的发展模式。
第六,构建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职业教育、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多层面大力培养物流专业化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以市内高校、研究所为基地,联合大型物流服务企业、科研机构、外部智库和政府相关部门力量,打造服务于地方的物流技术开发、项目咨询与知识创新基地。对接我市大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断探索装备制造业物流、城乡物流配送工程、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以及打造区域物流集散和转运中心等课题的创新与应用,为政府政策研究和重大事项决议提供帮助。
做好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人才支持,洛阳发展大物流产业前景可期!